跟代码打交道久了,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简单。比方说,你只要不朝着电脑来一锤子,那么无论如何,软件都会正常运行,再比如,如果你写一段代码不运行了,那么你一定就在什么地方弄了个错误,仔细看看报错信息,再一行一行的检查,就百分之一百能找到错误原因。改正错误,程序就百分之一百能跑的起来。

但是把这套经验移植到跟人打交道上面,就简直是一场灾难。很多时候你搞不清楚为什么,但突然间眼前的这个人就开始对你发脾气了,你所能感知到的变量好像都还没变,这个人就变了。

我小时候很内向,有漂亮姐姐跟我说话,我都憋红了脸说不出话来。但在我乏善可陈的跟人打交道的经历中,我逐渐琢磨出了三个道理,把这三个道理想明白,虽然不能把人际关系直接转换为运行程序,但我相信也有些用处。

第一个道理是,说话和做事的时候要有同理心。我把这句话写下来就十几个字,可是很多人几十年也未必能做到。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一下,也许会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你要罗马表,我去偷钱包,被人抓住了,你在旁边哈哈笑,这显然就没有同理心。

就我观察的情况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吵架,往往是两个人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总是只想着自己造成的,在吵架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忽视对方,使得越来越难以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甚至最后吵得很凶,却都在自说自话。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则是,丝毫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人,口头禅往往是,「你能不能站在我的角度想想」。

第二个道理是,控制自己的说教欲望。对于上了一些年纪的人来说,叫他们控制自己的说教欲望简直比让他们不转发微信朋友圈上面流传的谣言还困难。对于没上年纪的人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讨论和说教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是是否带有优越感,或是否站在道德高地。有优越感的原因很多,优越感倒并不一定意味着不道德,但绝对意味着不平等,没有人喜欢低人一等的对话,即使你认为你的话很有道理,也不要自认为高人一等,平等的交流才容易被人接受。

第三个道理是,尊重不一样的想法。当然,如果别人的想法是朝你的脑袋来那么一下,那就别尊重了。但只要这想法并不对大家造成什么影响,那就尊重之。有的人喜欢吃西红柿,有的人喜欢吃番茄,有的人喜欢读卡夫卡,有的人喜欢看金瓶梅,还有的人喜欢看新华字典,就算有人还喜欢吃香菜,但只要他不让你吃,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可以不理解这些不一样,但尊重是必要的,不要骂人,骂人是不好的,不要诅咒别人,更不要带着恶意去揣测别人。

历史上总是有些人就是看不惯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但他们都没有背上什么好名声,历史上的好名声我不指望,但能够舒舒服服的和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相处,我觉得就很不错了。

我想,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充分照顾我的感受,也不因为我在某一方面比较菜而对我趾高气扬的指手画脚,不仅如此,还充分尊重我作为一个成都人却不吃辣的事实,那么,这个朋友我想是十分值得一交的。


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