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三家公司很火,云视链,游侠电动车,以及一亩田,他们之所以火的原因在于,他们都看上去很厉害,而又被黑的很惨。前两个公司我不熟悉,不好多说,但是关于一亩田,我觉得我还是能谈谈想法的。

大二的寒假,我离家千里,去了北京的一亩田公司实习,和我联系的是当时一亩田的技术负责人。我记得那时候一亩田的办公室还在海淀科技大厦的15层,办公室不算很大,只有不到三十个人。

到北京的第二天,我提着一个行李箱,早早到了公司,给我开门的是一个酷似周星驰的哥们,他很严肃,问了我一些问题,给我倒了一杯水就消失了,后来我知道,这家伙就是一亩田的CEO邓锦宏。

第一天下班之后,一个同事带我去住的地方,他神秘的跟我说,我住的那套房子价值接近千万,然后我们乘地铁从魏公村坐到了知春路,来到了一个名字叫锦秋家园的小区,那套房子就在这里面。那是一套很大的套三,客厅摆满了办公桌,另外两个房间也几乎都是办公用品,这时候我才知道,这套房子是一亩田融资之前的公司所在地,融资之后,有钱了,就搬到海淀科技大厦,这个房子暂时闲置,就凑合着让我住住。

我躺在其中一间屋子的折叠床里,看着窗外漆黑斑驳的北京夜空,心里满是对于未知未来的胡思乱想。

在这套房子的另一个房间里,还住着一个市场部的哥们,叫做王耀军,这是一个看上去很老实但是却也挺好玩的哥们,我忘了他学的是兽医还是农产品,总之,用互联网的行话来说,他非常的接地气,做事情也很靠谱,他跟我说,做农业就是要吃的苦,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来一亩田实习,都吃不了苦,就走了。

在一亩田,我明面上的职位是PHP工程师,但是我其实干的是产品经理的活儿,因为那时候一亩田还没有招到靠谱的产品经理,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所以我就干这事儿——写文档,画原型图,试图搞出一亩田手机客户端的第一版。

我所在的技术部,其实也没多少人,除了我,技术总监,还有一个做PHP的工程师,年龄跟我差不多,叫做吴振宇,以及一个做安卓开发的妹子,一个看上去很像技术大牛的运维,还有一个每天写python抓数据的高大汉子。

我跟邓锦宏的接触不多,除了第一天的碰面,还有做新员工培训的时候,他说了一亩田的愿景,也讲了他在百度的经历,总之,我觉得这个哥们不是很好玩,和星爷有差距,但是很认真。

一亩田是一家农业互联网公司,农业和互联网,这两者听上去相差很远,然而这正是价值所在,互联网向来以优化改造传统行业自居,事实上也的确是的, 比如我们熟知的Uber,它的确可以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也减少了交通的拥堵和对自然世界的污染,那么当我们把这种优化放在农业上面,让更多的穷人吃饱饭,让更多的农民赚到钱,让猪肉更加新鲜,让牛肉更加便宜,这时候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一亩田试图做一个平台,让全国的每一亩田地的农产品都在这个平台上透明的交易,这样一来,由信息不均衡造成的供求矛盾就可以完全解决,我们可以把湖北某个小城卖不出去的大葱卖给急需大葱的山西的一个小城,而非花极高的价格从更加偏远的诸如吉林买来。关于大葱的这部分是我在装逼,因为我不了解大葱,也不了解这三个城市的农作物,但是透明交易和信息均衡的这部分准是没错的。

我在一亩田只待了不到一个月,我承认我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去的,然而我还是觉得,和诸如社交,游戏这些风头强盛的互联网产品比起来,一亩田做的事情不酷,甚至不好玩,但是初心却是宝贵的。

我在一亩田认识的同学都非常友好,临走时几个同事,包括一个公司领导还跟我一起吃了个饭。一亩田公司里面随时会出现一些朴实的农民汉子,这样的公司,我觉得是没有「作恶」的氛围的。它更像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民,在互联网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

做外卖的互联网公司标榜自己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对此我只能友善的笑笑,真正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是一群没有逼格也不知道情怀的人们。他们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高大上的互联网从未对此多加关注。有人怀疑一亩田作假数据,夸大事实来做营销,这个我无法考证,也不好多说,但我奇怪一个给农民服务的公司在一大堆写代码坐办公室的人里面要搞什么营销,难不成一亩田打算把程序员都发展成养猪户?

无论如何,一亩田做的事情是令人尊敬的,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能掩盖这一点。当然,犯没有犯错这还得两说。


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