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让我喜欢的人,死去的比活着的多太多,苏东坡不仅是其中之一,还是极其特殊的一个,按照林语堂的话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光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除此之外,他还做出了东坡肉。

我们现在也吃东坡肉,以我为例,从小到大我大概吃了800顿,但现在的东坡肉要用料酒,酱油,香料,冰糖,需要放酱油,炒糖色等等,这和苏东坡当时做的东坡肉相去甚远,可以说完全是两道菜。

我们之所以说东坡肉东坡肉,是因为苏东坡写过一篇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流传甚广,人们基于此,认定了东坡肉的原型,也顺便认定了一些其它的事实,例如「富贵者不吃猪肉」,「穷人不会做猪肉」等等,并为此赞叹苏东坡的生活智慧——他居然发现了猪肉是这等美物。一些纪录片甚至讲,如果没有苏东坡,现在的猪肉不会这么广泛的被大家接受,进入大家的餐桌厨房。

难道就没有人觉得蹊跷吗?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句话,通俗的说就是「锅洗干净,少放点水,开小火煮,等它熟了,真香」,这不就是白水煮肉吗?很难想到比此法还简单的烹饪办法。贵者不肯吃暂且不论,贫者再怎么愚笨,也不会不解煮吧。

我们对比一下苏东坡的另一篇菜谱「东坡羹颂」: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碗,下菜汤中。人生米为糁,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不得触,触则生油气,至熟不除。其上置甑,炊饭如常法,既不可遽覆,须生菜气出尽乃覆之。羹每沸涌。遇油辄下,又为碗所压,故终不得上。不尔,羹上薄饭,则气不得达而饭不熟矣。饭熟羹亦烂可食。若无菜,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熟赤豆与粳米半为糁。

这才是一篇真正的菜谱,详细介绍了操作方法,包括菜的选用,怎么洗菜,怎么烹饪,怎么放饭,甚至连「油不得触」这样的细节都提到了。

再来看猪肉颂,里面提到的贵者肯不肯吃,这一点也有很多疑虑。

史料记载,北宋一代名臣张齐贤「体质丰大,饮食过人, 尤嗜肥猪肉,每食数斤」,这个是很猛的,一顿吃几斤,还是肥猪肉,我反正是比不了。宋神宗时期的大臣蒲宗孟「每旦刘羊十,豕十,燃烛三百入郡舍。或请损之,愠日:‘君欲使我坐 暗室忍饥邪?’」这个大臣家每天消耗十只羊,十只猪,别人让他少吃点,他还生气:你是要饿死我吗?

苏东坡被贬黄州是元丰三年,蒲宗孟比苏东坡大十几岁,而张齐贤更是宋初时候的大臣了,也就是说,苏东坡在被贬黄州的时候,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贵者吃猪肉的故事的。

不仅如此,跟苏东坡同一时代的「东京梦华录」,里面还有几十种关于猪肉的菜谱:旋炙猪皮肉、猪脏、须脑子肉、肚肺、赤白腰子、荔枝腰子、 还元腰子、烧臆子、酒炙肚舷、脆筋巴子、脯腊、曹婆子肉饼、猪羊 荷包、煎燠肉、灌肠、猪胰胡饼、灌 肺、炒肺、杂燠、大小骨、角炙犒腰 子、石肚羹、插肉、髓饼、精浇、臁 浇爆肉、肝脏夹子、香药灌肠、膘 皮、肉葱齑、炙骨头、削脯、糟骨 头、腊肉、肚舷脍、酒腊肉、炒白腰 子、猪羊大骨、猪羊庵生恧、猪大 骨清羹、红熬大件肉、煎肝等。

这些不仅在汴京的街头小巷非常常见,中原大地上也几乎都随处可见,黄州不是儋州,离汴京也不过500公里,且更加远离西夏等游牧民族,对猪肉的运用,绝不会比汴京少。

无论是「贵者不肯吃」还是「贫者不解煮」,我觉得都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又是否属实呢?

宋史记载,宋太宗时期有一件事「京畿民牟晖击登闻鼓,述家奴失狼豚 一。诏令赐千钱偿其直。」有一户人家丢了一只猪,事情传到了太宗那里,太宗下诏赔偿这户人家1000钱。根据苏东坡自己的奏折「相度准备赈济第四状」里面写道,一斗米的价格大约是60钱,一斗米差不多12.5斤,也就是说,一头猪可以换来200斤米,考虑到宋太宗到宋神宗的这段时间,北宋物价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实际购买力应该还会更增强一些。

根据清明上河图里面画的猪,有学者推测,北宋已经掌握了「华南猪」的培育技术,但并不像现在成熟的育肥技术,那时候的猪出栏重量为100斤左右。

因此我们可以大致估算,1斤猪肉相当于2-3斤米,这个价格虽然不算昂贵,甚至有点便宜,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价贱如泥土」。

我翻阅了几乎所有和东坡肉或者猪肉颂相关的论文,没有任何人提到过对此疑惑,但有趣的是,作者们在讲解不同观点的时候,会部分的引用猪肉颂,例如,杜保明先生2013年发表在文学教育杂志的「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东京养猪业」就引用了「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来证明猪肉在北宋被广泛接受,但作者却把「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给略去了。

无论从正史还是其他考据,可以明确的是,苏东坡所在的那个时期,人们是吃猪肉的,也懂得如何吃,贵者同样是会吃猪肉的,且猪肉是有一定价格的。那么,为什么东坡先生在猪肉颂里面会那么说呢?

福尔摩斯说,排除了所有不可能之后,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可能,也是唯一的真相,那么,我的结论就只有一个,苏东坡的猪肉颂,其实并不是在写猪肉。

当时东坡先生刚因为几乎算得上莫须有的罪名被贬到黄州,这是他仕途的第一次受挫,东坡固为潇洒自由之人,但心中难免会有苦闷,他可能在用猪肉颂调侃自己的命运,也可能在讽刺热衷于猪肉的王安石一派的蒲宗孟不为贵者。

被贬后,苏东坡对他不甚亲密的朋友说他已然后悔,但是对莫逆之交,他说并无悔意,并且说,倘遇饭中有蝇,仍须吐出。猪肉颂,也可能表达了此志。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东坡先生却甘之如饴,这不像是猪肉,倒像是让东坡先生被贬谪的罪魁祸首——坦荡之胸怀,自由之意志。

时间已过去千年,纵然我偶然发现东坡居士的奇谈妙论,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小心思,但具体是什么,再也无人能够知道,纵然读过过他的札记,他的一千七百首诗,还有他的八百通私人书简,这样一个人也终究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之中,那些细微微妙之处,后人苦苦寻觅而不得。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没有不敬的意思,但此处请让我放肆一点:我愿意用我所有的智慧,去换取和苏东坡相处的一个下午。

 

 


我的微信公众号~